top of page
A00069.jpg

​新聞稿 (二○二一年六月七日)

「堅農圃」開幕典禮暨「賽馬會『種出關愛』社區耕種計劃」啟動儀式

集農耕、教育、休憩和社區參與於一身的都巿農莊「堅農圃」及「賽馬會『種出關愛』社區耕種計劃」,今天在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先生、港島區海濱發展專責小組主席何文堯先生、海濱事務委員會水域與陸地連接及活化海濱專責小組主席梁剛銳先生、發展局規劃地政科助理秘書長(規劃)8張文欣女士,以及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經理黃立基見證下正式開幕及啟動。

儀式由八位可愛的小學生唱出農圃主題曲《快活農莊》開始,並由主禮嘉賓主持採收香草儀式,象徵項目經過構思、籌劃、建築等多個階段終於順利完成,為「堅農圃」及「賽馬會『種出關愛』社區耕種計劃」揭開序幕。

負責設計「堅農圃」的環保建築師陳啟豪在致辭時感謝農業、政府、設計、工程、非牟利組織、社區等各界的支持和協助,令這個特別的項目得以實現。

「我們希望挑戰這裏的極端條件,在港島巿中心建立一個讓巿民和學生洗滌心靈和學習STEM的有機農莊。因應海濱的特殊氣候條件,我們創新地融合了三種耕種方式:水耕園為農作物提供全天候的生長環境;魚菜共生探討魚類和農作物如何互依互存;有機園展示耕種的不同可能性。」陳啟豪說:「海岸氣候將為我們研究極端天氣下的農耕提供大量數據。也許我們所做的不一定全部成功,但勇於嘗試的精神將會在『堅農圃』植根。」

同場還宣布由中原地產及中原慈善基金資助的「愛‧珍惜藝磚計劃」正式開幕,超過一百名藝術家和學生通過藝術作品,向公眾傳達愛與希望。

開幕典禮後,農圃正式開放予公眾人士參觀。公眾人士手持導賞卡,除了可遊走於農圃內的不同設施外,還可沿途收集十二個設施印章,換取禮物。場內更設有嘉年華,節目包括綠色巿集、《快活農莊》歌唱比賽、「堅農圃」比賽頒獎禮,以及由年輕醫生組成的樂隊Synapse表演。現場氣氛熱鬧,更能配合農圃快活忘憂的主題。

「堅農圃」是全港第一個結合水耕、魚菜共生及有機耕種的都市農場,毗鄰堅尼地城卑路乍灣海濱長廊,以農耕為主題,推廣綠色生活和身心靈健康。「堅農圃」希望為巿民提供一個休憩和喘息的空間,暫時拋卻俗世煩憂,放慢腳步,通過各種感官享受,放鬆身心。農圃將與活潑好動、自由奔放的海濱長廊形成一靜一動的有趣對比,各適其適,各取所需。

「堅農圃」由環保建築師陳啟豪設計,以不同大小的圓形貫穿整個農圃。農圃內的水耕溫室、「共生園」和多塊有機田,將為巿民展示現代耕種的不同可能性;「綠廚子」會出售健康飲品小吃及綠色生活產品;「耕種易」會為有需要人士提供無障礙耕種設施;「天之鏡」是拍攝藍藍晴空或璀燦日落的最佳打卡點;三個圓形涼亭可遮陽避雨,也兼作戶外教室;「K廣場」可舉辦大型活動,也是街坊耍太極、練瑜伽的最佳場所。

有別於一般社區苗圃的分租形式,「堅農圃」將透過「賽馬會『種出關愛』社區耕種計劃」以教育和示範為主切入點,更着力推動社區參與和共融。除了數十位來自區內的熱心義工外,場內一百個花箱將由區內的社福組織、居民組織、學校等負責種植和管理;街坊亦可以個人名義申請栽種和照理盆中植物,一起為建設和美化社區出一分力。「賽馬會『種出關愛』社區耕種計劃」更「堅農圃」會定期舉辦活動和課程,讓弱勢社群參與;亦會按需要提供培訓和就業機會,幫助他們融入社會。

由草圖文化提出的「堅農圃」項目,以短期租約形式營運,並得到各界支持,建築部分獲發展局「支援非政府機構善用空置政府用地資助計劃」資助3,820萬元,耕種設施及社區項目部分則獲香港賽馬會慈善基金捐助600萬元,開展「賽馬會『種出關愛』社區耕種計劃」。另外,中原地產及中原慈善基金,以及Be All Skincare亦分別捐出善款,支持「堅農圃」的營運。

*本文件、活動或項目小組之意見及言論不反映政府立場。

bottom of page